近来,一段相声视频爆出张云雷、杨九郎拿京剧长辈“抖包袱”大讲荤段子,低俗污秽、极不尊重。一片痛批声中,竟也有人出来“洗地”,说什么“相声自古如此”“演员罢了,何须上纲上线”如此。
台上戏,台下人,做戏先做人。言语初级,张嘴就来,还甩锅给“演员”身份,甚至相声“传统”,莫说凌辱了演员,更是对不住相声行里的祖先。想当年,马三立、侯宝林等我们不知通过多少尽力,才将相声从“撂地摊”的生意,提升到老少皆宜的艺术。岂想今日,当红的角儿都主攻“下三路”,“脏活”“臭活”沉渣泛起,糟蹋人、出洋相的烂梗乱喷,台下粉丝还拍掌叫好,着实令人痛心。这不仅是某个演员有无德行的问题,而是在砸相声的招牌,败相声的基业,断相声的出路。
“上一年的视频,甭揪着”“演员瞎逗哏,别当真”……再看一些“洗地”言辞,更让人倍感问题严峻。早就有人诘问,为什么一些恶俗演员能活泼在舞台,装聋作哑、人身攻击都能成为“包袱”?恐怕台下的“无所谓”“不在意”也是一大要素。只需哈哈一乐,怎样都是“段子”,贴上“演员”标签,什么都是“戏说”,成果必定触发某些人的“逐臭”激动。放眼现在的文娱界,“艺德”的标尺正在建立,“吸毒”“嫖娼”者渐无立锥之地。那么,荤脏丑陋、影响恶劣之行,又怎能没人管?又怎样不该管?
相声不是大搞三俗的理由,演员不是品德滑坡的托言。一个健康的文化市场,一定是有鸿沟、有底线、知敬畏的。当下相声剧场虽显昌盛,但热烈背面,却藏着不少“脏雷”,激浊扬清是有必要的。而这,仅靠口头斥责和言论批判远远不够,管理部门有必要有所作为。此前因用地震国难做梗戏弄,张云雷已受到过行政处罚,并被责令揭穿抱歉,但现在看来,力度仍待加强。以此次事情为例,为什么视频迟迟才被曝光,小剧场是否毫无准入和审阅机制?“脏口”是普遍现象仍是偶一为之?屡触雷区的“污点”演员,又当怎么处理?只要对荤脏丑陋现象及时发现、及时惩办,对屡次打破底线者“封杀禁入”,“德”才会真实成为职业规则。
“三翻四抖”出现世道人心,嬉笑怒骂揭穿人世百态——相声开展起崎岖伏百余年,假设越走越“污”,那是相声的悲痛,是文化市场的悲痛。该管则管,犹未晚矣。
来历 长安调查
流程修改 王梦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