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4-26 点此:1067次
来历:凤凰Weekly
作者/凯斯 馍王
修改/闫满意
曩昔这一周,我的朋友老G十分苦楚。
他一边立誓要把炒股软件卸载一个月,一边不由得每刷到一条关税新闻就看一次股票走向。
并且每看一次就骂一次特朗普。
四月以来,特朗普发疯一般的关税方针,把全球各国的老百姓,都搞得很不高兴。
从亚洲到欧洲,从欧盟总部贝雷蒙大楼里的政客,到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的企鹅。
关税的大棒砸到哪里,哪里就鸡犬不宁。
做外贸的,被白宫的朝令夕改弄得一头雾水;炒股票的,因各大商场过山车般的暴涨暴跌而怒骂疯王;
就连美国本乡的不少国民,也对自家总统这一套“向全世界开战”操作很是不爽。
正如巴菲特老爷子一个月前说的:
“关税会引发通胀,最终会转变成商品税,为之买单的,则是美国千千万万的顾客们。”
关于美国这个“全球消费榜首国”的公民来说,这次关税战的最坏音讯莫过于:
他们或许再也不能愉快地“买买买”了。
〓 “在美国有两种人,一种是高兴的顾客,另一种是不高兴的顾客”
全民“买买买”?
众所周知,美国是全世界榜首消费大国。
依据Trading economics网站的计算,美国的人口是咱们的四分之一,但一个季度的顾客开销却是咱们的三倍多。
2024年最终一个季度,美国的名义GDP里有68%都要归功于其国民“不计后果”的花钱狂欢。
在美国,消费主义是一种干流文明,一种持续了数年的风潮——购物中心的数量比高中还多,家里电视机的数量比家里的人还多。
据计算,一个美国女人终身用来购物的时刻,换算成天数能足足凑满8年,而美国孩子的数量虽只占全球的3.1%,却消费了全球40%的玩具。
不少美国人都偏心一周去一两次大超市,开着大皮卡拉回一大堆吃喝,塞满自家的冰箱。
以至于在海外知乎“Quora”上,都有欧洲的朋友不由得发问道:
“为什么你们老美放在厨房里的冰箱都那么大个?”
在各个领域,美国公民都展现出一副“先买了再说”的心情。
当然正如你所想,一股脑买了这么多东西,根本就没人能用得了。
所以,与“买买买”消费张狂伴生的,便是一场场空前的“大糟蹋”。
一个美国人每年购买的食物有30%会被白白丢掉,有五分之四的老美因为对保质期存在严峻的误解,而把还能吃的东西直接丢进了废物桶;
同理,一个美国人每年丢掉不要的衣物加在一同则有60多斤重,因为不少人每周都会去商场,淘一两件他或她穿几回就不再上身的潮服;
智能手机则是均匀每1.8年就要换一部,而被换下来的手机有99%都还能正常运用。在抽样查询中,有将近3成的老美表明,只需电子产品是最新款的,他们购买时就不会考虑价格。
不少美国人家的窗布和床上用品“一个时节一换新”,摆在客厅的生果则为了坚持新鲜而不断被替换。
而像电视、空调乃至电烤箱这样的大功率电器,更是一年到头不管用不用都要开着,听凭电费同热量一同被糟蹋。
汇总起来,美国人一年发明的固体废物总量高达2.5亿吨。
但是便是这样一群如此铺张糟蹋的美国人,对囤积又有着好像松鼠般的痴迷。
在曩昔50年里,尽管美国家庭的均匀居住面积扩展了2倍,可仍有25%的家庭即使坐拥两个车库,也没当地泊车。
因为车库的空间都被他们拿来放东西了。
从2014年到2024年,租车公司U-Haul最大的搬迁货车尺度添加了60%,搬迁协会预算人们收拾房子所需的时刻从均匀20小时添加到了40小时。
全部皆因美国人买了太多东西,而这些东西又大部分都没什么用途。
在《纽约时报》的报道里,有不少美国人在离世后,都留下了一大堆即使揭露拍卖也无人问津的杂物。
全民囤积成习,致使库房租借事务在这个国家长盛不衰,全球有超越80%的自助仓储设备都坐落于此。
更离谱的是,在采访中,仓储公司Storable的创始人查克·戈登表明:
美国人均匀租借仓储单元的时刻是14个月,而“人们通常会忘掉自己存储了什么”。
有71%的美国人置办新物品的原因,竟然是因为“东西堆得太乱,忘了之前买的东西放在了哪里”。
难怪有人吐槽说,囤积的实质,其实便是一种更大的糟蹋。
遇事不决就刷爆信誉卡,不知怎么办就清空购物车。
为何在这个国家,消费主义就能被许多国民奉为圭臬,为之张狂?
是谁在“需求消费”?
上世纪二十年代,跟着流水线的遍及,
经过贩卖战役资源而堆集下许多本钱的美国,进入了工业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。
在轻重工业方面,其时的美国一骑绝尘。
不只轿车的出产总量在一战完毕后的8年内增加了1.5倍,抵达2600多万辆。
电器机械制作也上升成为了仅次于轿车的支柱产业。电熨斗、洗衣机、吸尘器以及电冰箱等家用电器被流水线飞快制作出来,销往世界各地。
在昌盛的制作业盛况中,美国的GDP以每年5%的份额快速升高,发明了发达国家经济增速纪录。
那时候每一个美国人都觉得,国家行将迎来金色的未来。
危险其实早就埋下了。
在制作业蓬勃发展的背面,美国人的消吃力,被出产力远远甩在后面。
依据美国联邦储藏会的陈述,1920年代,美国的工业产出增加了 64%。可与此同时,钢铁轿车等职业产能利用率竟然降至40% 以下。
工人和普通家庭的收入也阻滞了。
制作了许多产品的工人,在十年内的薪酬增加仅有10%左右。
所以经典段子来了:
小女子问妈妈:“妈妈,气候这么冷,咱们为什么不生炉子?”
妈妈答复:“因为爸爸赋闲了,咱们买不起煤。”
小女子问:“爸爸为什么会赋闲呢?”
爸爸说:“因为爸爸作业的工厂,出产了太多的煤。”
〓收取救助物资的民众
产品不断制作出来,可这些产品的方针受众却买不起。
企业卖不出产品,本钱家就只能为了减产而裁人。
下岗人员的家庭消费才能益发下降。
所以,在这种根深蒂固的恶性循环下,1929年10月的那个“黑色星期二”,美国经济总算溃散了。
股市跳楼,民众财富随便蒸腾,大惨淡彻底宣告来临。
惧怕存款持续缩水的美国人想去银行把钱取出来,却发现排队的人早已站满了整条大街。
为了提振消费对立过剩的产品,政府和企业把头都挠破了之后,总算想到了一个方法。
民众不买东西,是因为没钱或许没需求。
那只需能发明需求、供给钱,人们不就能一向高强度买买买了?
需求是怎么被发明的?
美国大众传媒带着发明需求的使命,出手了。
依据2025年美国广告标识博览会的陈述,美国的广告费总额长时间占到全球广告费总额50%左右。
广告不只是商业东西,更是一种文明工程:它开端教人们“想要”什么,并经过消费来满意愿望。
身负销量重担的广告业蓬勃发展,催生出许多至今仍广为撒播的经典事例。
广告语“钻石恒久远,一颗永撒播”,便是那个年代的创作。
更典型的,是1929年美国烟草公司的营销活动。
为了拓宽女人商场,他们组织穿戴时髦的女人在游行中当众吸烟,并喊出标语:
“咱们抽的不是卷烟,而是自在的火炬。”
卷烟被包装为解放女人的标志,成为她们通往“现代女人”身份的道具之一。
广告之外,影视作品也同步助推:女明星抽烟的场景,频频出现在荧幕上,将吸烟跟独立女人划上等号。
短短十年,美国女人吸烟者份额增加10%,卷烟销量在之后的三十年内更是增加了十倍。
广告是明火执仗,好莱坞则愈加耳濡目染。
商家将产品植入剧情,主角点着的卷烟、约会前往的餐厅,只需能出现在镜头里,哪怕短短两三秒,就能触发团体愿望的开关。
据传,电影《低俗小说》风行后,万宝路一度期望女主角乌玛·瑟曼揭露表明“我只抽万宝路”,以进一步绑定人物与品牌、梦想与消费。
消费文明的浸透,还体现在一部部电影中。
《穿Prada的女王》中,女主在名牌堆中完结蜕变,显示“美丽即成功”;《时髦女魔头》把高薪、名表、豪车与人生赢家划上等号;《蒂凡尼的早餐》更将纽约第五大路的珠宝橱窗,变成许多人对精美日子的开端幻想……
制作心情、刻画身份、重写日子方式。
哪怕人们没有自动重视,也会被无处不在的大众传播耳濡目染地影响。
新产品不断涌现,旧的敏捷被忘记。
前言的激流威胁之下,人们来不及考虑真实的需求,只能被推着,走进愿望制作的漩涡。
花明日的钱,买今日的东西
需求被制作出来之后,接下来的问题是:
钱从哪儿来?
为了合作消费需求,美国大多数公司采纳两周一发的薪酬制度,频率高,到账快,确保现金流。
但很快,人们发现,这还远远不够。两周一次的薪水,连账单都难以掩盖,更别提支撑日益胀大的购物愿望。
要想保持高速作业的消费社会,仅靠薪酬明显力有不逮。
所以,信誉卡上台了。
〓美国旧式信誉卡
2023年,美国有82%的成年人具有信誉卡,人均持卡数量高达7.7张。
在美国,办卡远比幻想中简单。
不需求安稳收入,也不用具有完美信誉记载,只需有个社保号,再交纳一点确保金,就能轻松拿下一张额度不小的信誉卡。
有银行开卡即送1000美元额度的“欢迎礼”。
信誉卡不只是透支东西,更是一整套鼓舞人们消费的奖赏机制。
95折优惠,消费返现,积分能换票、换家电,乃至换轿车……消费越多,报答越多。
〓用积分兑换的优惠券
爱花钱的美国人,最近还找到了BNPL“新玩具”。
所谓BNPL,其实是一系列可以“先买后付”的付出APP。
在申请上,它们大多比信誉卡要更宽松,而在运用上,美国人会用它们来超前消费食物、服装乃至枪支,有27%的用户更是直接把BNPL当作自己取得下一份薪水前的过渡。
东西在变,逻辑未变。
开销的门槛在不断下降,消费的愿望却在不断晋级。
几十年来,这套机制已浸透进日常日子,也让“透支”这件事,从经济行为变成了一种文明惯性。
而这种文明的价值是,美国成了一个简直全民负债的国家。
“月光”的美国年轻人
开端恐慌了?
假如你现在手里有10美元,并且还没有背债,那么祝贺你,你现已比15%的美国人还要赋有了。
究竟,有69%美国人手头的存款余额还不到1000美元,有三分之一的美国人现在则彻底没有为退休而进行储蓄。
依据CareerBuilder的查询,78%的美国全职作业者表明自己是“月光族”,薪酬到账即开销。
在今日的美国,信誉卡债款总额是创纪录的1.17万亿美元,家庭债款的总额则是惊人的18.04万亿美元。
个别的负债是一年比一年沉重,拖欠和违约的比率也是屡破新高。
更糟糕的是,透支的形式正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。
通胀预期攀升、利率保持高位、关税抬高了日子本钱,本来靠“明日的钱”保持的消费形式,好像走到了止境。
在 TikTok 上,一类“躺平视频”开端流行起来:
有人一个月只花30美元,不作业、不消费,用最低极限保持日子。
有的是出于失望的心情,有的则是“被逼躺平”——因为在现在的美国,从前习以为常的平价好物开端变得稀缺。
〓TikTok诉苦物价上涨的视频
关税战的价值,往往是由消费端承当的,而这其间,低收入人群遭到的冲击远大于中产。
在美国,价格低于3万美元的新车简直都依靠进口;因为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,宝洁也正在考虑进步日用品的价格……
无论是大件电器、轿车零配件,仍是日常买菜、洗衣、遛狗用的消耗品,只需背面牵涉到全球供应链,价格就难以独善其身。
一些年轻人认识到了这场变局,开端自动缩短消费。
可由奢入俭,并不简单。
特别关于一个常年奉行灯红酒绿的社会来说,消费这件事,总算开端疼了。
这场“为了美国更好”的战役,还没分出输赢,就现已让许多美国人提早投降了。
悄然上涨的物价是普通人正在承当的战损。
无声的消费缩短,便是普通人仅有的反抗。
相关推荐